1.谁知道2004年中国十大是什么?

2.做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技巧

3.《中国经济的12个问号》最新txt全集下载

4.高明华的主要评论

5.郭德纲经典段子台词大全

国际油价上涨是什么原因_国际油价是否有问号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过去的2019年,受产业调整、能源转型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车市下滑成为常态。饱经风霜洗礼的汽车行业在面对接下来的2020新年时,本就没有过高的期待,稳健发展是多数企业的诉求。

然而,2020出师不利。谁曾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全球,各行各业停工停产,直至今日,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一个行业能在疫情中独善其身。受其影响,全球汽车工业深陷下行泥沼,举步维艰。

特殊的年份,自然有着更多值得纪念的大事记,买车网(Buycar.cn)对上半年汽车业内情况进行梳理,从行业、政策、企业三个维度选出了广受行业关注的五件大事。

国际车展纷纷取消

受疫情影响,传统的线下营销、会展活动被迫搬到线上经营。

3月份,欧洲国家的疫情尚处于萌芽阶段,但经过谨慎决定,“全球造车潮流风向标”日内瓦车展被迫宣布取消,甚至连2021年的也提前被取消了。在往年,作为“五大国际车展”之一的日内瓦车展每年都要吸引超过?60?万的参会者和万名记者出席,接连两年取消,无论对会方还是日内瓦而言,都要承受巨额的经济损失。

不止如此,在其之后的2020届底特律车展、纽约车展、法兰克福车展、巴黎车展等国际大型车展均宣布取消。国内,北京车展从4月延期至9月后举办,但结合近期北京疫情的二轮来袭,无疑为北京车展是否能够如期举办打上了一个问号。

事实上,受近些年车企经营困难、理念转变等原因的影响,国际车展早已出现“空心化”现象,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有业内分析声音表示2020年将成为车展的洗牌之年,未来车展会不彻底取消合并或者以新的形式举办,还有待业内观察与讨论。

油价暴跌?海湾经济萎缩

汽车行业下滑,其互补品石油的价格也没能挺住行业下行带来的巨大压力,从年初就开始出现暴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位高级官员预测,由于油价,海湾经济今年将萎缩7.6%。

另外,受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影响,原油生产商也开始削减资本支出,导致大量原油勘探活动延误或取消。业内分析人士预测,今年上半年,全球常规发现量仅49亿桶油当量,刷新了新世纪以来的最差记录。

受国内外油价下跌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滑,而传统燃油车销量则在第二季度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此前业内预期。

特斯拉市值超丰田

6月10日,特斯拉股价突破1000美元,市值达到1856.7亿美元,超越传统汽车巨头丰田汽车的1814.17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作为一家刚上市十年时间的新造车汽车公司,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市值增长123倍,堪称业内奇迹。

而事实上,在其后的几天时间内,特斯拉股价继续保持猛增势头不减,截至发稿日,其市值已经达到惊人的2542.51亿美元。据粗略估算,单从市值维度而言,特斯拉的体量已经相当于1.5个丰田汽车。

分析人员表示,特斯拉市值暴涨主要与其超预期的销售现状有关。从其内部来看,马斯克预言,尽管受疫情影响,但特斯拉仍可能在Q2季度实现收支平衡。从外部来看,业内分析师预计,特斯拉6月份的销量非常强劲,其Q2的交付量可能在9万—10万辆之间,在此期间,市场的预期明显上升。

新能源汽车补贴推新政

4月2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新政策决定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新能源汽车展开为期两年的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与此同时,新的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政策将车辆补贴前售价限制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新政过渡期为2020年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

国六延期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颗粒物数量限值生产过渡期截止时间调整至2021年1月1日前;国五车辆可在未实施国六标准的地区销售和登记。

国六延期至2021年执行,主要是受到疫情的影响,部分车企国六新车的认证、试验、路试、生产等系列工作被迫延缓,很难按标准原规定时间完成切换。另外,数据显示,截至3月中旬,国五车辆库存约26万辆。疫情导致消费动力不足情况下,短期内消化库存困难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谁知道2004年中国十大是什么?

“市场均衡发生在供给和需求力量达到平衡的价格与数量点上”,则由于每一笔交易必然是供求双方在价格和数量的平衡点上达成的,因此市场每时每刻都处于平衡之中。但是,这并不是萨氏的本意。他显然看到了平衡背后的不平衡,比如说在供不应求前提下,每一笔交易也都是在交易双方的力量平衡点上达成的,无非供方的力量更强,而平衡有利于供方而己。因此,萨氏的“均衡价格”实际上是指供求双方力量对等时的价格。但是,怎样才算供求力量对等或平衡呢?我们可以说,当供不应求时,供方会扩大生产,并有其他供方进入市场;当供过于求时,供方会缩减生产,并有其他供方退出市场;因此,供方既不扩大,又不缩减,既不进入,又不退出的状况叫供求平衡,这时候的价格则是均衡价格。

由此可见,所谓“均衡价格”的存在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甚至可以说“均衡价格”就是“完全竞争”的代名词。因为一旦存在行业进入壁垒,例如专利、学习曲线、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品牌优势、转换成本、资本需求、等限制,其他供方无法顺利进入市场,则即使该行业利润及薪水水平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仍然扩大不了生产,仍然没有其他供货商对现有供货商的竞争。相反,如果存在行业退出壁垒,则虽然该行业利润及薪水水平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仍然不会有大量厂商退出该行业,使该行业持续保持过度竞争状态。

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行业都存在进入壁垒,甚至农业也不例外。以美国为例,美国农业是大农场经济,育种、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运输都是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单位劳动力的粮食产量很高。与这样的大农场相比,小农场甚至象中国这样的极度细分化的小块土地耕作就极缺乏竞争力。如果不存在国界,则中国的农户可能会大量退出市场。

那么,以前是否存在完全竞争呢?我们不妨设美国建国初期的农业是以小农场为主的完全竞争经济,当粮价低落时,无数农场主会休耕部分土地,或转产疏菜、水果等;当粮价高涨时,农场主们又会扩大耕作面积,开垦新的土地。这样,粮价就可以在均衡价格附近波动。但是,农场主们的耕作技术有高下,土地肥沃程度不同,灌溉条件不同,各地的雨水阳光不同,因此,即使粮食价格在均衡价格附近,仍然将有部分农场主利润丰厚,而另一部分则破产。于是利润丰厚者将收购破产者的土地,破产农场主或者成为农业工人,或者流入城市。这样,农场规模渐渐扩大,技术渐渐提高,农业的进入壁垒不断增高。也就是说,即使在某一时刻某一行业存在完全竞争,它也将逐渐向不完全竞争直至寡头和垄断市场演化。与此相联系,则是价格越来越远离“均衡价格”,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正反馈。

再以人们比较熟悉的彩电市场为例。决定彩电价格的因素主要应该看彩电生产商的实力及竞争态势构成(包括国内外彩电生产商),关税率如何,彩电生产成本,研究与开发成本,彩电技术进展,消费者的平均收入及构成。具体到某一地区的彩电价格,则还应该考虑在该特定市场上,有几家国际性、全国性的厂商或地方性的厂商,其售后服务的网络如何,地方当局是否对当地彩电有保护性措施等。

在彩电生产初期,掌握彩电生产技术的厂商很少,技术成熟程度和生产熟练程度还比较低,批生产的能力还不够,彩电质次而价高。但是由于彩电比黑白电视有重大突破,高收入群体又有足够的购买力,因此厂商完全有可能用所谓“撇油战略”,把价格定在远远超过研制与生产成本的水平上,获取暴利。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并不是根据生产商的成本来购买彩电的,而是根据他的支付能力和彩电所能带来的感官享受与社会荣耀来决定是否购买的。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消费者得到了享受与荣耀,生产者得到了暴利,供求双方在高价格水平上达到了平衡。由于利润空间大,实际上这时候的供求平衡点由生产商决定。比如,设生产成本为2000美元,在10000美元的价格上,有2万人购买,生产商获利1.6亿;在8000美元的水平上,有10万人购买,获利6亿;在6000美元的水平上,有30万人购买,获利12亿;在4000美元的水平上,有100万人购买,获利20亿。但是由于初始生产能力只有2万台,生产商就可以定价10000美元,以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如此高额的利润必然吸引其他生产商的觊觎。但是,如果有专利法保护其彩电核心技术的专有,则觊觎者只能望洋兴叹,或转入地下生产。这时候,专利法对于定价就起到了重大作用,它使生产商在一定时期内享有垄断定价权。

为了讨论方便,设没有专利法保护彩电生产技术,谁都可以生产,则彩电市场将会如何演变呢?可以设想,最早跟进的将是其他黑白电视机生产商,其次可能是其他行业的投资商。然而,没有专利法保护并不等于彩电首创厂自己不保护技术。就在其他厂商试图进入该行业时,首创厂也将取措施增加该行业的进入壁垒。如果首创厂给核心技术人员人高额薪水,或给技术人员以技术股份,则首创厂将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保护核心技术。否则,核心技术人员或者被其他厂商吸引,或者自己带走技术,另设彩电厂,从而加速彩电核心技术的扩散。其次,由于学习曲线的存在,首创厂将有可能最早最快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跟进厂商处于竞争劣势地位。第三,由于首创厂初期的巨额利润存在,首创厂可能已经回收了研究与开发成本,有可能以单纯的生产成本作为定价底线,从而迫使跟进厂商无利可图。也就是说,如果首创厂初期用“撇油定价”战略,然后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售价总是低于跟进厂商的售价,则首创厂完全有可能使跟进厂商破产,从而在不断获利的过程中取得垄断地位。当所有跟进厂商发现无法打入该行业而放弃努力时,首创厂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后来者望尘莫及的地步,再度获得垄断定价权。熊彼特曾经认为,创新在短期内会产生超额利润,但是由于追随者蜂起,超额利润最终将被消除。然而,我们从上述分析中知道,熊彼特的观点没有考虑到创新者的市场策略,更没有考虑到从竞争向垄断的转变,因此是不符合竞争内在逻辑的。熊氏观点只有一种作用,即赞美市场竞争,赞美企业家。大概也是因此罢,熊彼特的其他观点并不为后人熟悉,而这一观点却频频出现在九十年代的国际主流媒体上。

当然,彩电首创厂商并没有取如此高明的定价策略,而其竞争对手也并非完全在直接经济意义上与首创厂竞争,因此彩电技术才不断扩散开来。一般来说,首创厂在获取高额利润后,往往不注意自我保护。或者没能使定价低于跟进者,从而培养了竞争对手;或者不能使核心技术人员满意,造成技术流失,创新能力下降。当然,其竞争对手突破防线的意志和能力也非常重要。如果其竞争对手虽然技术上总落后一步,却拥有雄厚的资本,有能力打价格战,有能力持续亏损,则首创厂就会畏惧三分,与跟进者达成价格妥协,与跟进者分享市场分额。或者由于市场分割,其竞争对手拥有首创厂难以进入的市场,迫使首创厂以技术换市场,则首创厂也得承认竞争对手的存在。但是,如果首创厂定价策略高明,大量实力不够雄厚的跟进者是注定要退出竞争的。中国彩电市场一百多个厂商可以说都是外国彩电商的跟进者,然而经过十多年的竞争,今天已经缩减到十几家厂商。而且事情还没有结束,随着国内彩电市场保护的撤除,随着国外彩电厂商挟首创厂的全面技术优势(特别是数字电视技术)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十几家彩电生产厂中究竟有几家能迎接挑战,就成了一个问号。有的彩电厂商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破产,他们常常以“市场风云莫测,价格变化无常”来解释破产,常常安慰自己不过是“没有料到价格会跌落得这么快”。其实,真正使他们破产的并不是市场,而是那有些具备雄厚资金和技术实力、战略策略得当、管理得法的强势企业。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那么他们的下一次投资还有可能继续失败。如果明白这一点,那么在进入某一行业市场前,他们就会懂得去了解这一行业的竞争格局,认清对手强弱,认清进入该行业的关键壁垒,认清己方力量的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逐个击破行业壁垒,徐图成长,这才不至于“仓促进入,仓促退出”,一败涂地。

如果说由于彩电生产所需的资本还不多,技术还不复杂,因此无法阻止其生产技术的扩散的话,大型喷气客机的首创厂波音公司,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首创厂英特尔公司就基本达到了阻止核心生产技术扩散,迫使潜在竞争对手考虑其报复性定价,从而持续垄断市场的目的。事实上,日本所倡导的所谓“雁形战略”正是如此。日本作为头雁掌握核心技术及相应的高附加价值,周围国家则吸收日本扩散出来的非核心技术。如果周围国家研究开发核心技术,则日本以低定价封杀其的市场成长空间。例如,当中国科研机构购买了日本的微波炉,研究其生产技术,并开始形成批量生产时,日本技术生产的质优价廉的微波炉即大量出现在市场上,使国内自主开发的微波炉陷入绝境。当然,仅就发达国家而言,大多数行业的情形介于彩电和喷气客机之间,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竞争后,形成了若干资本集团相互默契,联合定价,共享垄断价格的局面。例如石油开业,石油加工业、汽车工业、橡胶加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甚至是百货业,酒店业。

在这样一个以垄断或寡头垄断为基调的市场结构下,价格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取决于替代产业的存在,而不是取决于同行业竞争。也就是说与高价格相伴的是高行业壁垒,它有效地阻止了新竞争者的出现,也有效地阻止了价格向所谓“均衡价格”的回落。美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就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家平分天下,洛克菲勒的石油工业被判分割为七个石油公司后,形成著名的所谓七姐妹,仍然长期垄断市场,直到产油国力量的崛起。最近国际石油巨头又在进行新一轮合并,例如美孚公司和埃克森公司最近宣布的合并。我们注意到,紧接着国际石油工业的大规模合并浪潮的,是最近一轮石油涨价。事实上,石油的生产成本并没有相应上涨,石油需求也没有相应幅度的上涨。造成油价如此大起大落的,是石油开、加工、存储、运输、销售过程中各大垄断力量的结构的变化,石油大亨和投机商们的操纵。

因此,与其说价格调节供求关系,不如说是供求力量的消长和较量决定价格。供求力量对比时时在变化,价格也就时时在波动。力量对比总是不平衡的,价格也总是不平衡的。用哲学语言说就是,价格是现象,供求力量的消长是本质。是本质决定现象,而不是现象决定本质。萨氏承认:“均衡概念是经济学中最难以掌握的概念之一。……均衡概念具有诡辩性。正如一位权威所论断:‘不要同我谈什么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石油的供给总是等于石油的需求。你找不出二者的差异。’”(第43页)取交易的瞬间来看,供求双方的确是平衡的,这正如“飞矢不动”一样。然而,飞矢毕竟在飞,供求的力量对比也毕竟在时时变动,变动的原因恰恰在于双方的力量的不平衡。如果真的平衡,供求力量对比就不再变化了,“飞矢”就变成“静矢”了。这就是均衡概念的诡辩性,然而在任何一位懂得动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人看来,所谓的诡辩性恰恰是辩证性。萨氏此论正好反映出其全部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静态世界观,因此无法理解这个世界的运动。

做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技巧

2004年中国经济十大

1、宏观调控:“点刹”过度投资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2004年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宏观调控。由于一些行业的过度投资,使得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等相继出现紧张,发展下去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央及时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认真研究了产生的原因,并且适时、有效地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宏观调控可以说是今年各大财经媒体都不能回避的报道重点,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做如下点评:

宏观调控实际上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中央和院对这次宏观调控发现是早的,措施也是果断的。虽然我们不能说,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控,今天的经济就崩溃或者怎么样了?但是肯定地说,如果不调控,经济要健康持续地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说钢铁产业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发展过多,铁矿石就可能短缺。据我所知,我们的铁矿全国目前的存量90亿吨,其中辽宁地区就占50%。那么他钢厂怎么办呢?就要依靠进口,依靠进口运费是昂贵的,同时出口国要抬高价格,那么你炼出一吨钢需要多大成本,这都是可以算出来的。你的钢铁价格是高的,会不会影响其他方面的价格,物价上涨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首先要肯定,这次宏观调控是很有效果的,多数的企业、多数的地区感觉是比较好的。有几组数字可以证明:首先,全年GDP的预测可能是9%,或者是9%多一点;财政收入预计增长20%;农民增收的幅度根据有关资料是11.4%,实际增长是6%;城镇新增就业可能达到900万人。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前三个季度与第一个季度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了15%,钢铁水泥投资增幅分别回落了65%和43%,就是说回落一半以上。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新增13%,进出口贸易大家都知道,今年很可能突破1.1万亿美元,再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直控制在4%以内,就是说,人们原来担心出现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这种情况没有出现。

这几组数字给出一个印象,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势头。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宏观调控就结束了,或者我们可以鸣金收兵得胜回朝了。宏观调控取得了成效,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已经结束,就经济运行而言宏观调控永远是一个主要课题。

我说宏观调控是一个常态性的东西,就像我们总要在万有引力下在地球上生活,走路的时候也得找一个平衡啊,但讲常态不意味着作为宏观调控这个特定的词提出来,一直就要得很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随着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观念不断地更新,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应该如影随形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里经常闪现。就好像我们的路走熟了,还要想办法走得直一点,尽管可能左右摇摆是不可避免的,终不至于大起大落。

2、聚焦能源:破解燃“煤”之急

有人说,2004年是“电荒”年,而在电荒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煤荒”。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预测,2005年我国煤炭仍将有8000万吨的缺口,供应紧张的局面将继续存在。在煤炭紧缺的现象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做如下点评:

从煤炭产业本身来说,这几年来它的投入比较少,生产增长能力比较慢,新增加的可开的储量也都比较少。而且很多煤矿的生产条件比较差,所以今年以来,一出现煤炭供应的吃紧,就造成了煤炭生产比较被动,不太容易适应突然增加的需求,你让它增加更多的煤炭的产量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因为它的基础已经比较薄弱,但这方面可以说不是很主要,更主要的原因是国民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的上升,所以煤荒主要原因在煤炭之外,尤其是电荒。电力要吃掉煤炭产量的50%-60%。电力今年以来增长了10%以上,它就必然带动对煤炭的大量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增长起来之后,从煤炭方面说,它会提高煤价。因为市场需求增加了,按照市场规律,按照价值规律,这个价位应该反映这样一种变化,但是从电力企业这个角度说,他们又不太愿意承受、承担煤价上涨这样一个因素,因为在我们国家煤炭的价格已经放开,是市场调节的。而这个电价没有放开,是由来控制的。

这样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煤电之间在价格上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这种矛盾由中央出面调停,虽然有所缓解,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煤炭供求这个矛盾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国民经济从局部的过热降温,这是最根本的。从技术层面说,这种煤电的矛盾是这里边很重要的一个关节点。煤电的矛盾专家们有各种不同的建议,有的是现在提的比较多的是煤电价格的连动。就是煤价涨,电价要跟着涨,至于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这有一个非常复杂的价格体系,现在正在探讨比较多的,或者说已经进入政策视野的煤电的价格连动提的比较多。我认为从根本上恐怕有赖于电力的市场化的改革,这个改革完成之后,电价就能够基本上反应供求规律,这样不管是煤价上涨还是下落,在电价上也能得到相应的反应。这是从长期来说,从根本上说的,应该靠这样一种机制,从近期说就是靠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能够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降低需求,给过热的经济泼点水,降降温,宏观经济达到了健康的、可持续的状态之后,煤炭这个产业也能够恢复供求的平衡。

3、钢铁虚热:回归投资理性

2004年钢铁行业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价格的变动,价格走了一个V字形,年初的时候往上攀升,大概从5月末开始下降回落,然后到6月末又上来了。这个V字形反映了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性,从盲目投资到回归理性。

《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艾丰做如下点评:

先说说年初的攀升,其实钢铁价格的攀升并不是从今年年初开始,要往远了说大概从2002年开始攀升。逐步抬高,大概今年年初达到了最高点。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基础的原因就是经济拉动,我们国家经济生活里边,对钢铁的需求增加的很快,而增加很快的需求又是两个产业起的作用:一个是房地产,因为盖房子需要大量的钢材;还有一个产业就是汽车,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对钢铁的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讲,虽然涨价不能说是好事,但这是个好兆头。因为我们国家过去一个建筑业,一个汽车产业,没有形成支柱产业的态势。这些年通过改革,特别是房改,住宅商品化,住宅信贷这样一些措施把住房产业推上去了,所以才有了钢铁产业展。

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中间掉下来了,为什么掉下来了呢?这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因为钢铁价格很高,就引起了一种投资热。大家要赚钱,根据当时比较高的价格,钢铁的利润至少可以达到12%,个别的可能达到22%。这个利润很高,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结果就出现了投资过热,如果这些投资项目都建成的话,有人测算了一下,炼钢的能力至少要增加1.5亿吨。我们原来的能力是3.1亿吨,3.1亿吨加上1.5亿吨就是4.6亿吨,这种能力远远超过我们实际的需求,所以感到一种投资过热,如果都把它变成项目,都把它投入生产将来会有很大的问题。除了量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质的问题,也就是说许多投资项目并不是高科技的,没有达到严格的环境污染、技术水平要求等等。这样的话,钢铁产业的量上去了水平就会下来,特别是还要占用很多土地,有的建设项目主要是银行资金,一旦出了问题,风险在银行身上,所以国家取了宏观调控措施。

4、粮食增产:农业稳则天下

4、粮食增产:农业稳则天下安

在中央“一号文件”等优惠政策的拉动下,今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的夏粮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8%,秋粮的生产形势同样让人感到乐观,预计今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预定的9100亿斤。这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将结束1998年以来出现的连续下滑的局面。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保护价等措施的实施,让农民看到了种粮带给他们的实惠。但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粮食价格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上涨势头,粮食是多了还是少了,百姓对此十分关心。甚至引发了关于粮食安全的议论。

《经济参考报》总编辑王海征做如下点评:

今年中国的粮食生产有两点值得关注,一个是增产,一个是涨价,这恐怕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粮食方面的两个问题。我们觉得增产当然是一件好事。那么在增产的同时,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对下一年以至以后的粮食生产产生影响。从粮价的绝对水平来看,不能说就是粮价很高了,因为粮价增长了以后,影响到的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粮食的生产者,一方面是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是城镇居民。从城镇居民来说,粮价上涨,对大部分城镇居民应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或者说这个影响对他们的生存、生活角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说粮价现在上涨的水平不是那么高呢?我想说一个数字,就是我们从改革开放以前来看,当时的粮食价格基本上是保持稳定的,而且是低水平的一个价格。从大家最熟悉的标准粉来说,当时北京的价格是一毛八分五一斤,到现在标准粉的价格涨了大约是8倍,可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8年算起到2003年,大约是增长了19倍。那么相对这样一个数字,我觉得粮食价格从城镇居民来说,应该是还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且粮价也没有超过整个这么多年的物价上涨水平。

中央政策对农业扶持,这个是每个国家都做的事情,在国际上也是正常的,世贸组织的规则也是允许的。通过今年一年这么多政策下来以后,我们的支持力度确实比过去大多了,但是还是有空间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仅仅靠政策扶持毕竟空间是有限的,它不会无限制地靠政策扶持,仅仅靠政策扶持,我们的粮食增产也不会有一个长期的、永久性的发展。

要保证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一个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再有一个是农业产业链向工业方向的延伸。我先说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中国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主要就是一个是现代化,一个是市场化。那么现代化呢,一般想起来是提高科技含量,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这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化肥以及各个方面的种植方式,包括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除了现代化这一个因素之外,第二个因素是市场化,市场化主要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农业生产。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或者趋势。黑龙江有一个地方,它的农业合作组织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而是市场意义上的合作,发展的很快,实际上也是促进了农业内部的专业分工。

5、民工短缺: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民工潮曾让我们无数次感叹我国劳动力的充足,但是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一些地方却陷入了“缺少工人”的尴尬境地。很多媒体纷纷发问:延续了十几年的民工潮,为什么变成了民工荒,是因为经济发展过快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足?还是因为随着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就业机会增多,农民们已经对进城打工不屑一顾了呢?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何力做如下点评:

民工荒这个叫法本身可能并不准确,今年发生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比较低技能的劳动力的供给出现了局部短缺,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更准确的描述。从整个判断上来讲,民工的短缺应该不是全局性的问题,它是局部的,跟今年整个的经济形势是非常相关的。比如说今年粮食丰收,今年粮价上涨的比较多,农民的收入会因此增加的比较快,这样他可能选择说我在家里种地是不是更好一点,这是一个原因。再有一个,城市里面今年的物价涨幅比前几年要快一些,今年全年算下来,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在4%左右,这样民工在城里的成本也会高一点。

另外还有一点,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民工的工资待遇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劳动力的成本,这个价格是不是扭曲的,包括劳动保障的条件是不是真正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水准,这些方面可能都会有一些差距。我觉得可能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民工在局部地区的短缺。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民工的这种不断城市化,或者从农民变成工人的这样一个进程,应该说还是很长的一个进程,不会一下子就结束,也不会一下子出现非常规模、大规模的劳动力短缺。

虽然我们说这件事情的影响本身现在还不能说是一个全局性的,但是媒体或者学者非常关注,是因为这件事情释放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我们的劳动力价格只有马来西亚的1/4,相当于现在日本和美国的1/30和1/40,就是比较便宜。而且我们的人口比较多,这个比较优势对国家的对外出口,就是制造业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我们今年外贸出口,进出口总额可望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占整个GDP的比重也非常高,这是我们过去这些年发展的一个很成功的地方。民工短缺就给了一个问号,是什么呢?就是这样一个趋势还能不能持续下去呢?

首先,我觉得这可能是个好事情。因为从信号的角度来讲,它至少给我们一个提醒,就是说我们将来可能不能永远地靠比较低廉的劳动力,我们除了这个优势以外,看来还应该发展别的优势,比如技术、比如知识产权、比如服务业的优势。我觉得这是第一个提醒。

第二,在这个过程之中,民工的医疗条件、工资和生活水平也会不断地提高。

第三,从长远来讲,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它一定是整体的方方面面能力的提升,而不简单的是某一个方面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现在就开始重视和研究这个问题,倒是很及时,或者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6、油价攀升:中国直面能源挑战

被人们称为经济命脉的石油,在2004年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徘徊,并且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根据中国油库网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今年国际油价最高时曾在10月25日达到每桶55.50美元,尽管到11月底,国际油价已回落到50美元以下,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每桶仍高出18美元左右。有人甚至形容说,2004年的国际油市,就像场疯狂的过山车之旅。

《竞争力》杂志主编方向明做如下点评:

如果把国际油价的整个走势再拉得更长一点,可以看到在近30年以来,国际油价有三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第二个高峰期是在90年代初期,第三个高峰期就是以今年为一个高峰点,但它是从1999年开始缓慢地攀升上来。今年比较突出的反映是连续地突破每桶40美元、44美元、45美元、48美元大关,一直到突破50美元大关。

在一年之内连续如此狂涨,我们基本上有这么一个判断:今年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不是来自产能的问题,因为今年在全球石油产能方面波动性并不是很明显。那么其他的几个因素可能会成为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一个是全球对石油需求的迅猛增长;第二个是中东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第三个是国际石油炒家的一些投机行为。

再具体分析一下,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是一个整个基本面的问题,中东局势的不稳是一个政治问题,而石油炒家的运作,我们认为是一个非理性因素,这个非理性因素在今年的油价上涨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有这样一个细节,大概在4月20日左右,美国、德国、法国的高级分析师们预测,石油价格将突破44美元,达到45美元。此话音刚落,油价应声而涨,5月的第一周就突破了每桶40美元的大关,到第二周就接近了42美元。这件事情给我们当时关注整个石油价格上涨的非理性因素一个信号。

国际上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中国石油的大量进口导致了原油价格的迅猛增长,我认为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尽管近两年中国对石油的进口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国际油价的问题上,惟一对国际油价有发言权的只有美国。

如果说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有影响的话,首先大家感到最强烈的就是加油站里汽油涨了价。第二个我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就是最近对各行业职业经理人收入的一个大规模调查,今年各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当中,石油化工行业变成了第一位,每月达到将近8000块钱。去年在第一位的是汽车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油价的上涨对各行业的影响,已直接反映到了行业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上。第三个我们感觉到的是整体的化工价格随着石油开始上涨,当然更直接的行业是交通和运输业。从更宏观的角度上讲,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给我们国家进口石油可能会增加损失近80亿美元左右。它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到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据专家估计可能会在0.7个到0.8个百分点。

7、央行加息:启动价格工具

今年以来,无论是经济界还是各大财经媒体,几乎每个月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个经济指标的统计结果,这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而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今年出现的不断攀升,也使加息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究竟加还是不加,什么时候开始加,加息幅度该有多大等一系列关于话题,曾掀起过几轮热烈的讨论。

《财经时报》副总编辑钮文新做如下点评:

从2003年底一直到2004年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宏观调控,这一轮紧缩调控当中,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利率当然是考虑之一。到底是不是该使用这样一个手段,利和弊到底是什么。大家进行了大量的评判,实际上也在帮助市场梳理、理清思路:到底加息还是不加息?应该在什么时候加息?加息的程度如何?这肯定是需要非常充分的探讨才行。

今年6月份《财经时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报道,说即使CPI上涨到5%也是不需要加息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判断呢?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加息的作用不会太大。为什么?两个非常重要的理由:第一,我们要看这一轮经济过热,或者说投资过热是什么拉动的。我们考量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地方换届之后,出于对政绩的需要,投资的冲动非常大。如果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加息的话,地方就不会太在乎。为什么?你不过就是资金成本多了一两个点而已,你说你加多少管用?你加两个点、三个点对它的刺激作用非常小,因为它还会去追求政绩。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投资一定会下来。但是你需要两个点,还是三个点、五个点?这就有一个程度的问题,加一两个点的话,作用不会太大,这是第一点。

第二,从去年10月份我们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非常大,国际上对我国的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之下,如果我们再加息的话,那么热钱套利的钱,就会更多地流入中国市场,至少它在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当中,你的利益上升了会给它平抑掉一些成本,所以会更鼓励它往里走。因此在这两点考量之下,我们认为加息可能作用不会太大。

另外,加息肯定是要抑制整个货币的过快增长。但如果我们加息了,那么热钱进来了,外汇账款所构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又增加了,这样它就起不到抑制货币过快增长的效果,通胀往下压就很困难。所以根据这样一些判断,我们认为加息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适宜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今天加息了,是为了紧缩货币才加息的,其实在这个公告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就是说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没有说进一步的紧缩。实际上这次加息最重要的是另外两层意义。一层就是利率结构的调整。一看长期增加得多,涨得多,短期涨得少,长期的存款利率涨得多,但是短期的存款利率涨得少,实际上有一个结构调整问题。在今年年初大量的储蓄分流,储蓄增长速度在下降,存期限错配的问题出现了,这就需要结构政策来调整。在这一轮加息的过程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第二层就是,我们看到的上限被放开了,存款的下限被放开了,实际上这是在向一个市场化的方向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要远远大过宏观调控的意义。

8、股市风云:规范与发展并行

今年我国证券市场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不小的波动,市场在创造了4年以来最大一次反弹的同时,也创出了5年来的新低。到底该怎么看待今年的证券市场?未来的市场走势又将如何?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吕平波做如下点评:

对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来说,来自政策面的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它把股市政策提升到了宏观政策的层面上,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部分,应该讲是高层对证券市场的最大支持。但是我们也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发表“国九条”的时候,跟提出要落实“国九条”的时候,上证指数相差了300点。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宏观调控。宏观背景肯定是要决定股市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中国也不会例外。今年不可能有大行情,这个基调是可以肯定的,即使有政策面支持,上涨行情也不会出现。

第二,虽然政策层面上做了最大限度的支持,但“国九条”中的九条意见怎么贯彻、落实也有个过程,还充满着不确定性。比如说股权分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大的悬念。

第三点,跟市场的扩容有关。这在根本上影响供求关系,也会影响到这个行情的起伏。

大家会觉得非常奇怪,一方面中国的GDP在高速增长,另外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经历前几年的下滑之后,最近两年是连续的、每季度都在增长,可股价确在下滑。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存在偏高的成分,有泡沫,有一个挤干的过程。另一方面,跟我们对中国市场股价的估值论这种观念也有关系,就是把内地股市跟香港股市做对比,会得出内地偏高的结论。实际上这两个地方的市场价格是不能做类比的,因为中国大陆的市场是一个本土市场,香港市场基本是国际市场、海外市场,这个定价标准应该不一样,盲目地照搬照套就会发觉,这个市场还有下跌的空间。这是出现矛盾的两方面的原因。

我们一定要看清楚中国的市场跟海外的市场本质上的差异,不在于差距,说它早发展了多少年,我们晚发展了多少年。这两个市场本质上是有差异的,是不一样的。海外股市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一个市场,中国股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个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不同,这一点千万不能忽略。

2004年是经历转型阵痛的过程。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质的转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这么一个临界点上。去年有专家做过一个时间判断,认为经过两三年

2004年是经历转型阵痛的过程。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质的转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这么一个临界点上。去年有专家做过一个时间判断,认为经过两三年的调整,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进入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我觉得这个判断是比较准确的。我们现在都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这个市场一定要把投资者放在首位,一定要以投资者为本,如果这样来认识这个市场的话,圈钱这种恶习就有可能从这个市场上得到唾弃,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扭转市场的不利局面。

最近几年这个市场的变化,实际上是从2001年之前过度投机,到2001年之后由于挤泡沫所形成的过度融资,处在这么一个变化中间。现在又是从过度融资向一个有序融资这么一个转变过程中间,最终会实现一个比较理想状态,就是从无效融资向有效融资转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投资才有可能从无效投资向有效投资转变,大家的利益才能够得到回报。

中国证券市场本质上跟海外资本市场的差异,就是股权分置。股权分置不等于全流通,我们应当怎么把投资者利益保护落实到实处,这要看明年股东表决体系建设怎么样,具体的效果怎么样,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融资,是不是能够从过度融资到有序和有效。这就需要管理层做出重大调整,对于市场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改变以往传统的思维定式,真正转移到以投资者为本,给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个时间,这两点做到的话,明年的资本市场应该比较乐观。

9、土地调控:“闸门”紧缩的背后

农民种粮需要土地,企业扩大规模也需要土地,城市发展更离不开土地。今年国家收紧了这道经济发展的“闸门”,使得“土地”成了今年经济领域被广泛关注的一个关键词。究竟该如何看待土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呢?

《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赵彬做如下点评:

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大的宏观背景上说,宪法现在进一步对私人财产权的问题给予关注,中央对于推进这种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的工作思路力度也很大;另一方面,三农问题近些年为大家普遍关注,而农民的土地问题恰好是这个财产权问题、群众利益问题、农民问题集于一身的问题。

具体来讲,这些年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占用耕地,使得农民的土地丧失得比较多,引发了许多的社会矛盾。另外,从去年以来,粮食减产也是使得土地问题成为一个时期非常关注的重点。

应该说,如果限制土地的供应,肯定会对那些以土地为主要赢利来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到制约,这非常正常。因为调控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要抑制这种低层次的、低水平的发展。这是一种盲目的,以牺牲不可再生为代价进行发展的模式。今年8月28日,已经通过了修改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1月20日,院出台了一个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这样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的第一句就是这样说的,说现在我们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最严格的。有一些专

《中国经济的12个问号》最新txt全集下载

1.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考生平时不但要多阅读一些材料,还要从主观上要能克服注意力容易分散即所谓“思想开小差”的毛病,阅读时应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客观上克服各种无意中形成或由来以久的坏习惯,如出声阅读,抖动双腿,玩弄纸笔等。这些“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思考,降低阅读速度。

2.有意识的读一些科技文章

综观行测的文章阅读真题,其选材主要以科技说明文为主。科技说明文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内容往往反映的是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由于文章内容比较专业,再加上考生平时对领域内研究了解的较少,在真正考试的时候难免会因为陌生而不能在第一次阅读时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造成因多次阅读而占用其他题型时间。

3.找关键词句

在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学会抓主要的词句,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从而正确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注意到是否对自己有利用价值。一般而言,考生要尤其问号后面的话,和“但是”后面的话,这往往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之所在,这些特征几本出现在第一段最后一句,和第二段第一句,考生在遇到时应多加留意。

4.扫读

 是快读或速读的一种。其特点是快,但又要全部扫及。它既可以理解为“仔细地从历年国考真题把握申论考查主题变化趋势审视”,也可以理解为“粗略地浏览”。由于阅读习惯不同,有些人习惯先看文章再做题目,而有些人习惯先看题目,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建议大家在做题初期用前一种方法,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技巧的熟练而用后一种方法。后一种方法是扫读的绝好运用。从形式上看,扫读是粗粗地一扫而过,一目十行,但从考生的注意方面来看,却又是高度的集中,在快速阅读中仔细挑出重要的信息。因此,扫读可以理解为迅速找出文章中的有关事实细节或某一具体信息,有时要找出某一个单词或词组,如人名、地名、日期、价格等;有时要找出文中所述的某一特殊,而这一可能是由一个词或短语交代的。若不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样的细节恐不易发现,所以需要考生平时多加练习。

5.速度变换

我们要意识到每个人的阅读速度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人阅读同一份材料,在开始、中途和结束时的速度不可能一样。材料的体裁和难度不一样,阅读的速度也不同。因此在考试过程中我们不要过分焦虑自己的阅读速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阅读速度的提高,理解程度难免会有所降低,所以只有合适的速度才可能获得较高的阅读效率和正确率。

高明华的主要评论

中国经济的12个问号 txt全集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

内容预览:

第1节:股市爬出谷底,真要等到2010年?(1)

第一问:

股市爬出谷底,真的要等到2010年?

观点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熊市,这是一个由泡沫崩溃所引起的熊市。

在泡沫崩溃以后,要在短期内改变熊市的局面几乎是不可能,历史上从来没出现过。

看空股市并不是看空中国经济,中国的A股不能正确反映中国经济!

今天的暴跌由昨天的暴涨引起,这是有对称性的。今天的暴跌是一个还原的过程。

一个是资金面问题,一个是大众心态的因素,一个是政策上的犹豫,三个方面引起了很大的一个泡沫,引发了今天这样的悲剧。

全民发财是不可能的,这跟经济学背道而驰。这是中国泡沫最根本的原因。

很可能是在2010年下半年,甚至到2011年上半年,才是中国新一个牛市的起点。

嘉宾:谢国忠

1960年出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路桥系,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同年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在世行的五年时间,谢国忠所参与的项目涉及拉美、南亚及东亚地区,并负责处理该银行于印尼的工商业发展项目,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电讯及电力发展项目。1995年,加入新加坡的Macquarie Bank,担任企业财务部的联席董事。19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亚太区经济学家。现为独立经济学家。

2008年6月,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国际油价……

郭德纲经典段子台词大全

(1)《市场化:我们走了多远》,载《人民日报》,1998年12月21日;  (2)《失灵是如何造成的——在“中国法治论坛”上的讲话》,载《今日中国》,2001年第7期;  (3)《公司为谁的利益服务》,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8月;

(4)《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两条途径》,载《证券市场周刊》,2002年51期;  (5)《国有企业市场化进程研究》,载《人民日报》,2002年12月14日第六版;

(6)《从珠证消亡看证券公司治理的漏洞》,载《证券市场周刊》,2003年第41期;

(7)《高管薪酬排行榜凸现激励机制缺陷》,载《证券市场周刊》,2004年第19期;

(8)《集团整体上市的风险》,载《证券市场周刊》,2004年第9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论点摘编》;

(9)《国资委是人大的,还是的》,载《经济》2005年第2期;

(10)《提升信息披露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载《证券市场周刊》,2004年第22期;  (11)《中国全面“入市”了吗?》,载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第20期;  (12)《无序竞争还是利益之争》,载《新京报》,2005年5月24日经济评论版;  (13)《中航油启示:制度健全并不等同于制度有效》,载《新京报》,2005年6月14日经济评论版;  (14)《制度成了橡皮图章——从顾雏军案谈起》,载《财经时报》,2005年8月8日-8月14日;  (15)《中小企业经营环境还欠缺什么》,载《新京报》,2005年9月16月经济评论版;  (16)《海外战略投资者带给中航油的得与失》,载《新京报》,2005年11月23日经济评论版;  (17)《规范国企职位消费行为需要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载《新京报》,2006年1月19日经济评论版;  (18)《职工权益保护是国企改制成功的保障》,载《新京报》,2006年1月24日经济评论版;  (19)《重组后的中航油:让董事们切实负起责任来》,载《新京报》,2006年3月29日经济评论版;  (20)《收购信息披露触发点提高至10%更有效用》,载《新京报》,2006年5月24日经济评论版;  (21)《<新破产法>规定职工优先补偿权的意义》,载《新京报》,2006年8月25日经济评论版;  (22)《从徐工并购案看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缺失》,载《新京报》,2006年10月19日经济评论版;  (23)《遵守规则从“硬化”制度始》,载《新京报》,2006年11月4日,时事评论版;  (24)《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面子”》,载《新京报》,2006年11月26日,时事评论版;  (25)《国企红利要让全民受益》,载《新京报》,2006年12月7日,经济评论版;  (26)《对待大学资金入市要一分为二》,载《新京报》,2006年12月16日,时事评论版;  (27)《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是正确选择》,载《新京报》,2006年12月28日,经济评论版;

(28)《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须体现公共性》,载《国企》,2006年第12期;

(29)《国资调整应以公众为先》,载《西部论丛》,2007年第1期;

(30)《石油企业的诡辩应该休矣》,载《西部论丛》,2007年第2期;  (31)《公司的补偿机制》,载《国企》,2007年2-3期;

(32)《国企高管高薪低效在于体制没有理顺》,载《西部论丛》2007年第3期;

(3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需要明确五个问题》,载《西部论丛》2007年第4期;

(34)《关于四层次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基本设想》,载《国企》2007年第4期;

(35)《谁来“当家作主”——民营企业的股权与控制权》(“北大圆桌”),载《北大商业评论》,2007年第1期;  (36)《红利上缴国库,国企本性回归》,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1月6日;  (37)《增加公众才是真正“与国际接轨》,载《新京报》2007年1月20日时事专栏;  (38)《中国油价仍然偏高》,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1月24日;  (39)《国企高管高薪低效的体制内因》,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2月14日;  (40)《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享受免费更合理》,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28日;  (41)《应对小区物业做什么》,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4月13日;  (42)《怎样促使企业乐于承担社会责任》,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4月25日  (43)《应设立国有独资的国企改制重组基金》,载《新京报》2007年4月26日经济评论版;  (44)《中国公司治理指数缺少什么》,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5月23日;  (45)《合作创新机制最是稀缺》,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6月21日;  (46)《谨防国有股转让新规强化垄断》,载《新京报》2007年7月11日经济评论版;  (47)《董事会监事会何以都失效了——赵新先获刑留下的诸多问号》,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7月18日;  (48)《三项新规对公众意味着什么》,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7月26日;  (49)《勿忽视公司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载《新京报》2007年8月17日经济评论版;  (50)《债权人也是公司治理重要参与者》,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8月29日;  (51)《交强险闪现部门利益长长背影》,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9月26日;

(52)《国企法人治理的四个基本问题》,载《国企》2007年第5期;

(53)《如何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载《西部论丛》2007年第5期;

(54)《自然垄断企业如何治理》,载《国企》2007年第6期;

(55)《国企老总高薪低效的体制内因》,载《首都国资》2007年第7期;

(56)《重新认识国有企业的作用》,载《国企》2007年第7期;

(57)《“新59岁现象”反思》,载《西部论丛》2007年第8期;

(58)《从交强险看规制的缺陷》,载《西部论丛》2007年第10期;

(5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思考》,载《国企》2007年第10期;

(60)《社会和谐因子就在传统习俗中——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10月22日;  (61)《国有企业大呼隆上市之忧》,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11月16日;  (62)《最难把握股权稀释度——话说成长性企业之一》,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12月7日;  (63)《职业经理人市场制度缺位——话说成长性企业之二》,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12月14日;  (64)《做强做大、确保控股两者能兼得吗——话说成长性企业之三》,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12月21日;

(65)《国有企业上市应慎行》,载《西部论丛》2007年第12期;  (66)《改善外部环境三项制度为先——话说成长性企业之四》,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1月4日;  (67)《高管辞职:诱惑太大规制太软》,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2月28日;  (68)《相对控股:完善公司治理新趋势》,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4月7日;  (69)《独立董事竟如此尴尬》,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4月18日;  (70)《“杭萧钢构案”警示意义有限》,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5月7日;  (71)《赈灾捐款凸显中国公司治理的尴尬》,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6月20日;  (72)《中国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困境》,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8月15日;  (73)《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潮流在加速》,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9月9日;  (74)《北京多项解决行车难政策之优劣比较》,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10月24日。

(75)《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阶段及成就》,载《国企》,2008年第10月刊;

(76)《国企改革目标:公共性还是赢利性》,载《国企》,2008年第11月刊;

(77)《国有资产盘活与流失》,载《国企》,2008年12月刊;

(78)《国资监管体制迈出重要一步——评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成立》,载《国企》,2009年2、3月合刊;

(79)《拒绝分红是对投资者利益的剥夺》,载《董事会》,2009年第6期;

(80)《公共性:国有企业改革的理性回归》,载《中国企业报》,2009年7月3日;  (81)《如何完善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载《中国企业报》,2009年8月7日。

(82)《国企并购改制应以职工利益为先》,载《凤凰周刊》,2009年9月第25期;  (83)《上市垄断国企高管激励过度》,载《董事会》,2010年第1期。  (84)《让选聘权回归董事会》,载《董事会》,2010年第2期。  (85)《破除董事长总经理的等级观念》,载《董事会》,2010年第3期。  (86)《高管薪酬制度将全球化》,载《董事会》,2010年第4期。  (87)《集体诉讼制度当立则行》,载《董事会》,2010年第5期。  (88)《让境外投资者更“安定”》,载《董事会》,2010年第6期。  (89)《证券分析师缘何轻视治理》,载《董事会》,2010年第7期。  (90)《民企造系:“协同”还是“掏空”》,载《董事会》,2010年第8期。  (91)《机构为何不愿掺和A股治理》,载《董事会》,2010年第9期。  (92)《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不合格》,载《董事会》,2010年第10期。  (93)《双输的结局》,载《董事会》,2010年第11期。  (94)《坏年报患上披露拖延症》,载《董事会》,2010年第12期。  (95)《信披违规须用重典》,载《董事会》,2011年第1期。  (96)《国新公司性质何属》,载《董事会》,2011年第2期。  ()《公司治理:病态的官僚化》,载《董事会》2011年第2期;  (98)《信息披露制度演化新趋势》,载《董事会》,2011年第3期。  (99)《银行业监管的进步与不足》,载《董事会》,2011年第4期。

(10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模糊艺术”》,载《董事会》2011年第4期。  (101)《陈晓兵败治理规则》,载《董事会》,2011年第5期。  (102)《股权激励请减速缓行》,载《董事会》,2011年第6期。  (103)《中石油三年垄断租金近4500亿》,载《董事会》,2011年第7期。  (104)《央企为何啃老哭穷》,载《董事会》,2011年第8期。  (105)《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仅一成合格》,载《董事会》,2011年第9期。  (106)《国企红利是伪命题》,载《董事会》,2011年第10期。  (107)《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正加大》,载《董事会》,2011年第11期。  (108)《ST金顶的财务治理垫底之谜》,载《董事会》,2011年第12期。  (109)《股票期权激励怪相频出》,载《改革内参》,2012年第2期;  (110)《财务治理:新兴跑赢传统》,载《董事会》,2012年第2期;  (111)《中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有效吗》,《经济视野》,2012年第4期;  (112)《央企盈利后如何分钱》,载《人民论坛》,2012年5月(下);  (113)《轮值CEO制度是伪命题》,载《董事会》,2012年第6期;  (114)《“四大”本土化实属舍本逐末》,载《董事会》,2012年第7期;  (115)《制度偏差让独董形似神不似》,载《董事会》,2012年第8期;  (116)《国企改革应放弃利润至上思维》,载《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24期;  (117)《员工持股卡壳治理难题》,载《董事会》,2012年第10期;  (118)《经理人市场欠缺下的无奈选择》,载《董事会》,2012年第11期;  (119)《绩效不是社会责任评价的唯一标准》,载《董事会》,2013年第1期;  (120)《集体诉讼:退市制度之痛》,载《董事会》,2013年第2期;  (121)《防控上市公司违规需综合治理》,载《董事会》,2013年第3期;

(122)《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治理是必然趋势》,《经济参考报》,2013年10月18日;

(123)《四大缺陷致董事会治理不合格》,载《企业观察报》,2013年11月11日;

(124)《大不同类型国企的未来改革趋向分析》,载《人民论坛》,2013年11月25日;

(125)《新一轮国资国企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载《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2月4日;

(126)《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切忌一刀切》,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20日;

(127)《国企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关键问题》,载《企业观察报》,2014年2月24日;

(128)《混合所有制只能在竞争性领域推行》,载《中国企业报》,2014年3月8日;

(129)《七大领域放开应取不同方式》,载《企业观察报》,2014年3月24日;

(130)《对稀缺垄断国企实行混合所有制》,载《国企》,2014年5月刊;

(131)《国改革的方向与阻力》,载《中国科学报》,2014年5月30日;

(132)《独立董事之“怪相”》,载《中国报道》,2014年第7期;

1,不是我不想当淑女,是生活把老娘逼成了泼妇...........

2,总觉得,床铺的太整齐,会有点安度晚年的意思。恩,还是凌乱些,比较有朝气......

3,脑袋空不要紧,关键是不进水。

4,地理老师问:四大洋分别是哪个?我答: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

6,喜欢我的人都是好人。不喜欢我的都是坏人。讨厌我的都不是人。

7,我长的很耐看,你要耐着性子看。

8 你要舍得死,我就舍得埋。

9 法律不管我早打死他了!

10 这哥们儿抢了银行开车就上了北三环。下午五点半!警察到的时候在路上堵得正瓷实。

11 你无耻的样子很有我当年的神韵。

12 啊?你不知道我?我艺术家啊!我都艺术家一个多礼拜了

13 郭德刚:帝哥,我希望天下和平,天下百姓们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没有战争,行吗,嗯?

上帝想了想,这难点儿,咱实话实说啊,我没那么大能力,真的真的,我也不跟你说别的,你换一样行吗?咱商量商量别的。

我一摸身上带了一张别人的相片,帝哥,你看看这个,这是我师兄弟,长得挺寒掺的,搞不上对象,你给他变漂亮点儿吧。

上帝:(想了想)还是说说世界和平那事儿吧(把相片撕了)

郭德刚:哎,你怎么把相片撕了,啊?你不同意归不同意,撕了干吗,我还留着避邪呢!

14 家里有钱,开一13开门的卡迪拉克。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好机器,德国进口的,突突突突,哦,三蹦子。

一开起来,半个北京城冒黑烟,交警直冲您喊:孙长老,收了神功吧。

15 从今儿起,我吃龙虾再也不就饼了。

16 手榴弹是贵,要是一块钱六个,我先扔你一百块钱的

17 这小伙子长得,把脸挡上跟个演员似的

18 好么!这飞机跟一样, 还带摇玻璃的!......坐、夏利不给报......天津没了 ,都倒腾美国去了 ......飞到美国走了半年加了4万多回油。

19: 我们决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西兰花。

20 :大伙是愿意听啊,是愿意听啊,还是是愿意听啊,我决不强求。

21:这哥们儿抢了银行开车就上了北三环。下午五点半!警察到的时候在路上堵得正瓷实。

22:你无耻的样子很有我当年的神韵。

23:啊?你不知道我?我艺术家啊!我都艺术家一个多礼拜了我。

24:郭德纲:帝哥,我希望天下和平,天下百姓们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没有战争,行吗,嗯?

上帝想了想,这难点儿,咱实话实说啊,我没那么大道行,真的真的,兄弟我不是驳你面子啊,我也不跟你说别的,你换一样行吗?咱商量商量别的。 我一摸身上带了一张于谦的相片,帝哥,你看看这个,这是我师兄弟,他叫于谦(李菁),长得挺寒掺的,搞不上对象,你给他变漂亮点儿吧。

上帝:(想了想)还是说说世界和平那事儿吧(把相片撕了)

郭德纲:哎,你怎么把相片撕了啊?你不同意归不同意,撕了干吗,我还留着避邪呢!

25:家里有钱,开一13开门的卡迪拉克。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好机器,德国进口的,突突突突。哦,三蹦子。

一开起来,半个北京城冒黑烟,交警直冲您喊:孙长老,收了神通吧。

26:从今儿起,我吃龙虾再也不就饼了。

27:手榴弹要是一块钱六个,我先扔你一百块钱的,法律要是不管,我早打死你了!

28:这小伙子长得,把脸挡上跟个演员似的

29:好么!这飞机跟一样, 还带摇玻璃的!......坐、 夏利不给报 ......天津没了 ,都倒腾美国去了 ......飞到美国走了半年加了4万多回油 。

30:郭:怎么办啊?我太有钱了。都不知道怎么花了。哎?!于谦,要不我包你吧!

于:包我?!

郭:啊...不是...咱再有钱也得挑挑长相儿啊!

31,开车无难事,只怕有新人!

32,我拿着丘比特的弓箭追啊追,你穿着防弹背心飞啊飞!

33,遇到你之前,我的世界是黑白的,遇见你之后,哇靠,全黑了。

34,我感觉你像两头猪,因为一头猪已经不能形容你的蠢。

35,我爱你的时候,你打我骂我,我都忍了,我不爱你了,你再碰我试试。

36,今天客户到银行取定期,坐下一句话说的我晕倒了,你好,我死期到了。

37,有屁不放,憋坏心脏。没屁硬挤,锻炼身体。

38,失败的女人,背后总有个多事的男人。

39大爷,美国怎么走啊?问村长去

40 您大点声不费电

41 待会儿散场都别走,吃饭去。谁去谁掏钱。

42 我是一有钱人。今天后台,就我开车来的,他们都走着来的,天津那几位老先生, 打上礼拜二就开始走了。不过我那车啊,最近有点毛病,提速有点儿慢。开始呀,我以为是化油器脏了呢,一检查啊才知道,是脚蹬子掉了

43 老先生留下来的传统相声总共有一千多段,经过我们演员这些年不断地努力吧, 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失传了

44 到了火车站没票了,多亏我女朋友,找到一pol.ice问:你知道票贩子在哪吗?pol.ice那个乐呀:我也找哪!

45 您体格好啊,一看就知道一准儿活到死。

郭德纲新段子

1、这脑仁就松籽儿大的个儿,打开脑壳一看,就一碗卤煮。

2、一般的锁抬手拿根面条就能捅开,拿包方便面能捅开一个小区。

3、想吃汉堡,包张纸揭开吃;想吃螃蟹,揭个盖;想喝奶,馒头上弄一揪儿……

4、来到天堂,这儿建筑好看,两边还有牌子天堂左右一百米严禁摆摊!

5、阴曹宝殿底下支着油锅,小鬼们拿着钢叉,把刚死的人叉挑油锅,有一个人下去的,有俩人一块儿下去炸的,还有抻成四方的炸的……

6、上次喝多了,拿筷子当鸡爪子,吃了一根半。

7、认识于谦吗?不认识! 那你肯定不经常看法制进行时。

8、他们家有门风么,走道不拣东西就算丢。

9、给来四十个馒头,八十斤烙饼,这菜谱给炒两本自杀的方式很多,这样太糟践粮食了。

10、我扔铅球扔得可远了,教练说了,人出去了不算啊!

11、我们半路迷路了,他拿出一堆仪器来,指东南西北针……我说你这都落后了,咱得取先进的办法,扔鞋吧。

12、“爸爸,我饿!” “又喊饿,你去年没吃饭吗?”

13、正说着呢,布什身上Bp机响,英显的。

14、后台来了几个台湾的朋友,拉着我的手说,我们很喜欢你的相声,但时间不早了,我们该走了,再晚105就没车了。

15、我把棉裤一脱,春姑娘就来了!

16、人家给我介绍个女朋友,这漂亮啊,脸长得像现场似的。

17、我要了份鱼翅炒饭,用三双筷子楞没找着鱼翅,你能告诉我鱼翅在哪吗?厨师说,我叫鱼翅。

18、没有拦得住他的门,没有挡得住他的锁,就是银行的保险锁,他弄根芹菜就能把它捅开了。

19、你以为我不敢炖你,我们家要有锅我早把你炖了。

20、我要不是打不过你们,我早翻脸了。

21、有二尺长的龙虾吗?对不起没有二尺长的只有二尺二的,什么破饭店连二尺长的龙虾都没有,来盘土豆丝。

22、连炸酱面都不爱吃?你忘本啊!

23、我买50辆好车--奥拓、奥拓、奥拓……!用铁丝镖起来,开起来跟火车一样!

24、来一分钱的西瓜,秤给准点儿。

25、都知道啊!你们传闲话也没提到过我?

26、好些天都没吃饭了,看谁都像烙饼。

27、打车…咱不打一块六的,咱打一块二的! 我才不坐前面呢,坐前面得结帐!

28、人家有等离子电视,我也弄一个,找朋友攒的。一面墙那么大,摩托罗拉牌儿的……看着看着没人儿了,电视出声音您所收看的电视不在服务区……哪说理去,这300块钱不白花了么。

29、我卖开封菜,我把他弄的洋味十足。取英文字母头一个字。开(取)K,封(取)F,菜(取)C,KFC。再把我爷爷那个戴眼镜的照片挂上去。

30、奏乐声“当当里格当挡了挡隔了个当里挡了挡,当得啷当当滴当,当得里格当滴当,当当当地各郎地当,当里格当。”……猪八戒背媳妇儿的曲子

31、跟家里打电脑,和网友们在SM上聊天,我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32、我小学十年,中学十二年,我被评为全校最熟悉的面孔,新老师来了都跟我打听学校内幕……

33、再说一个,说个什么呢?说点实事吧。

郭德纲热门经典段子

郭德纲经典段子集锦

1.哥们儿,麻烦让下,你挡着我手机信号了。

2.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很低调。

3.哎呦,您这么忙还亲自上厕所啊?

4.你的愚蠢总是那么富有创造力。

5.来到这世上,我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6.孩子,人傻不能复生啊!

7.自从得了神经病,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8.不能因为我俩有过节,你就把我当节过。

9.我这人不懂音乐,所以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

10.唉~这人要是一没正形,连头痛都是偏的。

11.咳!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小声说。

12.我多想一不小心就与你白头偕老啊。

13.如果你容不下我,说明不是你的心胸太狭窄,就是我的人格太伟大。

14.你说你吧,没文凭还学人家长得丑, 不聪明还学人家秃头顶!

15.你瞧你吧,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转过头吓退百万雄狮。

16.那天我心血来潮,用你的照片作电脑桌面,,居然中电脑了!

17.给我一张你的靓照呗,回家辟邪用。

18.作为失败的典型,你真的太成功了!

19.我这心碎的,捧出来跟饺子馅儿似的。

20.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郭德纲爆笑经典段子推荐

1.别紧张,我又不是什么好人。

2.生活就像超级女声,走到最后的都是纯爷们儿。

3.本人已死有事烧纸,小事招魂大事挖坟;实在想我下来陪我,如遇上线纯属尸变!

4.你一出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你的牙如同天上的繁星, 色泽鲜艳,相距甚远。

6.天下之大,大不过你缺的那块心眼。

7.好久没有人把牛皮吹得这么清新脱俗了。

8.你给我滚,马不停蹄地滚!

9.别逼我,否则我伟大起来,一发不可收拾。

10.你居然敢说自己纯洁?瞧你那眼神就透着浑浊。

11.年轻算什么?谁没年轻过!你老过吗?真是的。

12.千万别动!你左脑全是水,右脑全是面粉,不动便罢了,一动全是浆糊。

13.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

14.别说我高傲,我只是拒绝与禽兽打交道。

15.脑袋空不要紧,关键不要进水。

郭德纲热门经典段子推荐

1. 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帮。

2. 姑娘一回头,拢了拢自己这四根儿头发。

3. 走着走着,哎,前边儿出一问号儿,刘备一蹦噔楞楞楞楞。哎,出一蘑菇,把蘑菇吃了,刘备长个儿了.还往前走,又有一个,一问号儿,一碰,出一朵花儿,吃完花儿,刘备一抬手, 嘟嘟嘟嘟嘟嘟能打!带刺儿那王八就来了

4. 你你叫什么名字?啊!什么名字?你别说出来啊!你说出来就是骂街了!

5. 我的饭量你是知道的,而且我也不爱吃烤鸭,所以吃了四只我就吃不下去了,我就说:实在不能吃了,待会儿回家还要吃饭呢。 我的妈呀,太刺激了!

6. 多听相声说明你爱国。我们街坊有一孩子,会七八国外国话,什么英语、日语、韩语、南斯拉夫语、北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反正跟八国联军坐一块儿对着骂街他能不重样!跟他说你听听相声去吧。不去!听不懂!法律不管我早打死他了!会七八国外国话相声他听不懂!

7. 住的房子千疮百孔,一下雨算要了亲命了:外边小雨屋里中雨,外边大雨屋里暴雨,有时候雨实在太大了,全家人都上院里避雨去。

8. 我们决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西兰花。

9. 大伙是愿意听啊,是愿意听啊,还是是愿意听啊,我决不强求。

10. 这哥们儿抢了银行开车就上了北三环。下午五点半!警察到的时候在路上堵得正瓷实。

11. 你无耻的样子很有我当年的神韵。 啊?你不知道我?我艺术家啊!我都艺术家一个多礼拜了我。

12. 郭德纲:帝哥,我希望天下和平,天下百姓们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没有战争,行吗,嗯? 上帝想了想,这难点儿,咱实话实说啊,我没那么大道行,真的真的,兄弟我不是驳你面子啊,我也不跟你说别的,你换一样行吗?咱商量商量别的。 我一摸身上带了一张于谦的相片,帝哥,你看看这个,这是我师兄弟,他叫于谦(李菁),长得挺寒掺的,搞不上对象,你给他变漂亮点儿吧。 上帝:(想了想)还是说说世界和平那事儿吧(把相片撕了) 郭德纲:哎,你怎么把相片撕了啊?你不同意归不同意,撕了干吗,我还留着避邪呢!

13. 家里有钱,开一13开门的卡迪拉克。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好机器,德国进口的,突突突突。哦,三蹦子。

14. 一开起来,半个北京城冒黑烟,交警直冲您喊:孙长老,收了神通吧。

15. 从今儿起,我吃龙虾再也不就饼了。

16. 手榴弹要是一块钱六个,我先扔你一百块钱的,法律要是不管,我早打死你了!

17. 这小伙子长得,把脸挡上跟个演员似的

郭德纲相声经典台词

郭德纲:人来的不少

于谦:哎,今儿都坐满了

郭德纲: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旁边的这位,我国着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于谦:不敢当

郭德纲:驴谦

于谦:驴谦啊!于!

郭德纲:于?对,马户于嘛

于谦:马户还是念驴啊,于,干沟于

郭德纲:于谦。相声说得真好

于谦:您过奖

郭德纲:回到家乡演出特别的高兴

于谦:到家了嘛

郭德纲:前段时间一直在外地比赛,很长时间没跟大伙见面了,心里怪想的慌的

于谦:比赛?您比什么赛啊?

郭德纲:你不知道这段时间咱们国家在干吗啊?

于谦:在办奥运会啊

郭德纲:就是,奥运会不就是比赛吗

于谦:哦,合着您参加奥运会去啦?

郭德纲:你看!你不认识我?

于谦:不认识

郭德纲:没文化!平时不看报纸电视吗?

于谦:看啊,没注意到有您啊。您是干嘛的啊?

郭德纲:我是---我是---我的职业伟大的我都不好意思说,怕吓着你

于谦:您大胆地说,吓不着我

郭德纲:那我可真说了啊

于谦:您说您说

郭德纲:我是个足球运动员!你说这玩意,哪说理去?

于谦:哦,您是个踢足球的。

郭德纲:要不我给你签个名吧?

于谦:用不着,你又不是贝克汉姆,我要你的签名有什么用啊

郭德纲:真不要?别后悔啊。等我出了名成了球星可就要不着了。你都没地儿找我去

于谦:那我就勤往酒吧跑着点吧,兴许能碰上您

郭德纲:耶呵,对我们圈里的生活挺熟悉啊,你以前也踢过球吧?

于谦:谁呀!全国人民都知道上哪找你们去啊,媒体天天报道嘛

郭德纲:你还不知道吧,其实呀

,我以前不是踢球的

于谦:那您是干嘛的啊?

郭德纲:我初中毕业后啊,在一家洗浴中心工作

于谦:您先等等吧!人家洗浴中心要您这样的小孩吗?法律也不允许啊

郭德纲:恩~~~,不小了,那年我是21

于谦:您21才初中毕业啊

郭德纲:你算啊,7岁开始上学,小学8年,初中6年,正好21嘛

于谦:您在学校呆的时间可是够长的

郭德纲:在洗浴中心干了一段时间我就发现一个问题

于谦:发现什么问题了?

郭德纲:来这的都是有钱人啊

于谦:那倒是,普通老百姓都去澡堂子

郭德纲:都是住大楼的,开汽车的,真有钱!我什么时候才能这么有钱呢?

于谦:你也可以自己努力

郭德纲:就在我这人生的关口,我遇上了一个贵人

于谦:遇上谁了?

郭德纲:你父亲

于谦:我父亲也去那种地方啊?

郭德纲:不光去,还是我们那的贵宾,所有的**随便他点

于谦:嗨嗨嗨,这个就别说了

郭德纲: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这老头-----

于谦:您等会吧!我姓于,我父亲姓王啊?

郭德纲:那个父亲

于谦:哪个呀!就一个!

郭德纲:于老爷子。这老头真是个好人

于谦:好人有去那种地方的吗?

郭德纲:这天晚上啊,老爷子蒸完,进了室,指着我说:德纲,德纲,来,进来给我捏捏

于谦:让你给捏啊?

我也纳闷啊,心说老爷子这是要换口味了?

于谦: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郭德纲:进了室,老爷子已然躺在椅上了。我正给他捏着,老爷子问我了:德纲,我看你整天愁眉苦脸的,有什么烦心事,跟兄弟我说说。

于谦:兄弟啊?这都什么辈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