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有哪些?

2.储蓄率居高不下,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3.希腊债务危机为什么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

4.板块加速轮动炒作,机构仍在积极调仓换股之中,操作不宜过于激进

5.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的表现有哪些

欧盟设立7500亿欧元经济复苏专项基金_欧盟复苏基金价格

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曾表示,将于2021年提出“碳边境调节税”详细提案,如今又有怎样的新进展?

负责气候事务的欧委会副蒂默曼斯日前表示,将最先在钢铁、水泥和电力领域,向气候问题处理不利的国家征收碳边境调节税,而后视情况扩展到铝、化肥和化学药品领域,详细提案预计于明年夏季发布。

欧委会称,这是为了推行欧盟2050碳排放,推动碳排放交易机制改革、调整能源税是达成目标的重要途径。

“碳关税”最先向钢铁水泥行业下手?

在当选欧委会前,冯德莱恩就曾表示希望推行碳边境调节税。此后她将碳边境调节税纳入欧盟绿色新政的核心内容之一,德国、法国等欧盟核心成员国均对此表示支持。

今年7月,欧盟各成员国就“恢复基金”达成一致,这将碳边境调节税再向前推进一步。欧委会表示,未来一年,欧盟将继续加快气候和能源立法进程。

欧委会官员称,钢铁、水泥和电力行业将是欧盟最先对外征收“碳关税”的领域。上述行业为传统能源排放大户,欧委会希望借此加速能源转型,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总消耗中的比例在2030年增加至32%。

林伯强称,先对上述传统能源排放大户下手,体现了欧盟推进环境政策的决心。欧盟的生产、消费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环境保护问题极为重视。

许勤华也认为,欧盟的经济状况较好,其经济已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从工业化、城市化的角度来看,欧盟对钢铁、水泥等需求相对不旺的行业,加征“碳关税”对其经济影响不会太大。此外,在价值观层面,环保观念在欧洲已深入人心。

虽然欧盟决心很大,但在林伯强看来,未来碳边境调节税的立法、执法过程或将困难重重。

各国调节环境问题主要使用两种手段:加征碳税和使用碳交易机制,这两者分别为调节和市场调节。相对于后者,前者的调控力度更为强硬,且灵活性较弱。

对内强力推行碳税不易,拓展到国际贸易领域,更需解决其他难题。林伯强称,如果欧盟对外征收“碳关税”,还需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征收的关税最后将转嫁何处?是消费侧,还是供给侧?如果增加到消费侧,则将增加欧洲民众的负担;增加到供给侧,则有可能挫伤进口。第二,增加征收的关税将用于何处?“如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可能对内对外都难有充代。”他称。

多边合作和市场机制同样是有效方法

气候行动追踪机构(Climate Action Tracker)称,过去两个月以来,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均宣布了“2050碳中和目标”,有望进一步削减传统能源排放量。则表示,他将带领美国重返《巴黎协定》。

欧委会副蒂默曼斯称,上述国家表态,可以使得欧盟减少实施碳边界调整机制(对外加征“碳关税”)的需要。

蒂默曼斯表示,碳边界调整机制的水平及使用强度,取决于国际伙伴的行为。如果各方都做同样的事情,那么碳边界调整机制的需求就会减少。

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事务的总干事佩特里乔内(Mauro Petriccione)称,多边机制或将成为各国应对气候问题的方法,现在各方正组建一个“气候中和俱乐部”。

林伯强认为,美国如果能重返多边事务,将有助于全球一同应对气候问题。亚洲国家年度碳排放量位于世界前列,这些国家施行能源转型战略,将解决气候变化领域很大的一部分问题。

许勤华表示,自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绿色复苏已成为各国共识。在此语境下,各国可以很好地在环境问题上加强合作。在技术层面,一些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已低于传统能源,各国通过技术迁移手段掌握更多的新能源技术。在资金领域,各国也有了很多的融资渠道,如发行绿色债券等。

此外,除加强多边合作之外,林伯强认为,在国际市场推行碳交易也是全球应对气候问题的方法之一,如推行国际上清洁发展机制(CDM)。

CD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允许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缔约方即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从而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林伯强称,CDM的本质就是市场调节机制,其灵活性更高,且各国的互动过程更倾向于合作而非冲突。相对于加征碳边境调节税而言,这可能是更为有效实现环境目标的方法。

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有哪些?

内容提要:欧元诞生时,各国都对它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的地位,以及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作了大量乐观、正面的肯定与阐述,如今随着欧元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不同的声音出现了。本文从欧元法律地位的稳固性、新千年世界经济发展横向角度的三个主要方面以及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欧元 经济发展 外经贸

一、欧元的法律地位及其保障框架的稳固性

究竟应当怎样看待本世纪末欧洲十几个工业国家的这一货币改革?在新千年初始的世界经济发展中,欧元究竟将会以弱币还是以强币来发挥作用?人们谈论这一问题时,较多的是从货币市场上欧元的瞬间或短期变化就匆忙作出结论,而我认为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的基点必须首先考察欧元法律地位的稳固性。换句话说,应当从较长的一个时期去加以考察。可以说,欧元一诞生便具有合法的很难动摇的法律地位,欧洲中央银行同样亦具有明确的法律上的完整独立性。

首先,欧元作为欧洲委员会一系列条约保护与催产下的产物((即从1992年2月7日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到19年6月16—17日的《阿姆斯特丹条约》所包含的三个重要文件(《预算稳定和增长公约》、《欧元的法律地位》和《新货币汇率机制》)),这一系列的法律文件至今并没有受到现有11国中的任何一国的质疑或动摇。当时规定的欧盟成员国进入单一货币区必须达到的经济、金融方面的五项标准,即通货膨胀不超过三个最低成员国平均数的1.5%;预算赤字不超过本国当年GNP的3%;国债累计不超过本国当年GNP的60%;长期利率不超过三个最低成员国平均数的2%;各国货币汇率稳定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等等也并没有因今天的石油冲击而被质疑或动摇,因此,可以说欧元币值的稳定是由法律框架约束的政策所确定的。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无论从欧元区建立与推出的历史与理论的考察,还是从欧盟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考虑,欧盟都决不会因某个成员国的独自利益而允许背离或破坏集体经过近40年的努力才达成的一致,也不会允许用欧元贬值的方法去争取有限的促进出口与经济增长。

其次,还必须提出的是,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也丝毫没有受到质疑或动摇。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马约)中作了这样明确的界定:欧洲中央银行、欧洲货币联盟内的所有成员国中央银行及其决策机构的成员不得向任何欧共体机构、组织、成员国以及其他机构寻求或接受指令。为了保证中央银行能够独立地执行政策,保证其独立性,各成员国还必须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必要的法律框架,同时,《马约》还禁止欧洲中央银行为成员国财政赤字提供资金融通。从制度构架上看,欧洲中央银行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中央银行本身,具有法人身份;二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因此在《阿姆斯特丹条约》中又明确规定,欧洲中央银行是独立于各成员国的机构,不受各国的监督,它有权制订欧盟的货币政策,控制欧元利率、欧元投放量和负责欧元的日常汇率管理等等。

很明显,欧元目前币值走弱的种种表现都没有影响到欧元的上述法律地位。有理由确信,欧元作为强势货币的基础并没有被动摇。换句话说,当前欧元在市场上的疲软表现只是它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考验的正常表现而已。

二、欧元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横向考察

欧元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纵向考察可以从对世界贸易、全球投资以及世界金融体系的影响等等角度进行,本文则侧重于横向的考察。为了明了起见,我们从区域角度分成欧洲(主要是欧盟本身)、美国、以及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三个部份。对于世界经济而言,1999年是两年前亚洲危机之后的一个转折点,在美国经济继续走强(年增长率达3.7%)、亚洲经济(包括1990年代以来持续不振的日本经济)终于复苏,以及欧盟经济由弱转强的带动下,显示出明显的复苏态势。

1、欧元对欧盟各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我们看一下欧元启动对欧元区成员国的一般效益。欧元作为区内单一的货币启动后,首先将使区内各成员国因货币不同而带来的贸易障碍从根本上得到消除,从而使欧盟大大增强自身金融体系的整体联动能力,能更有效地对付金融危机和国际投机家的冲击,促进欧盟区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单一货币消除了各国间的汇率差异,从而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由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由对外贸易转为内部贸易,不但手续简化,而且还加快了资金形态的转换速度,既节省了货币兑换费用,也不再遭受货币波动风险。不同货币汇率差异消失也有效地降低了商品价格,又相对扩大了成员国居民的购买力,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第三,欧元的启动有利于欧盟大银行业竞争力的提高。由于汇率消失,一方面各成员国相互间的货币兑换汇兑业务收入将不再可能,导致银行收益率下降。另一方面,欧元区各国银行因经营欧元而大大提高了金融产品和银行服务价格的透明度,使欧元区客户可越出国界和地区,自由选择服务优良、价格便宜的银行,使欧盟银行间的竞争更趋激烈,这显然有利于欧盟大银行业的兼并、集中,从而以更大银行去与联盟区外银行业进行竞争。

当然,更主要的影响则是体现为对欧盟各国经济发展的直接促进上。欧盟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态势显然与各国近年来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分不开的,例如各国普遍重视了科技进步、注重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把抑制通货膨胀和刺激消费作为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目标等,但是,各国为了欧元启动而取的一系列经济标准达标的宏观调控活动,则是起了最直接、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如果失去了欧元单一货币目标的激励,各成员国将无法协调一致地共同对付通货膨胀、预算赤字、国债、长期利率以及各国货币汇率等方面的难题,那么,欧盟各国的经济共同发展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欧元的启动已经成为欧盟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力。

2、欧元启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二战以来美国经济一直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进入如年代,在经过10年增长后,仍基本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各种金融市场的回报也仍十分诱人,其经济持续增长潜力令人瞩目。从当前经济运营看,下述几个主要指标仍然良好:一是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到2000年10月,美国经济已连续增长115个月,未出现周期性波动,而且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消费支出及企业固定资本投资作为内需扩大的主要拉动力。二是通胀率、失业率控制在稳定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内。近年来美国的通胀率一般都在2%以下,失业率都在4.5%以下,均接近3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比起OECD组织内的其他国家来说,确是令人钦羡的局面。三是知识经济的贡献率提高,经济发展的后劲增大,目前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知识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具活力的产业,并将可能主导美国进入知识型经济。四是美国经济大规模对外投资,全球化利益分享多多。从90年代开始至今,美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达到了一个空前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已超过1万亿美元。

但是,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美国经济在继续发展中已经在逐渐积累起阻止、抑制、损害这一增长的各种不利的因素,例如潜在的通货膨胀危险就不可小视,因为这种局面最终取决于劳工市场、工资、劳动生产率、利润、失业率等等要素的相互力量对比,而这些方面都开始在酝酿冲突;又如美国经济中的股市泡沫,如美国在线(AOL)的市盈率高达233倍,总是难免令人抱着疑虑的目光;国际贸易中的巨额逆差(到1999年底,逆差已占美国当年GDP的2.8%左右),其他如各种债务(1999年美国家庭债务已达当年可支配收人的98%)等等,这一切都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美元的中心地位很快要受到欧元的直接挑战。不少国家预测最终将出现4:4:2的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即美元:欧元:日元),这将会使美国经济上述的各种有利因素大打折扣,却使不利因素可能加剧积累,因此,欧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确是不容忽视的。

3、欧元对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各种动力源泉,其中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十分重要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9年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可达3.5%,高于上年的3.2%。这里首先是亚洲国家纷纷走出金融危机的重围,并且先后步入迅速复苏的轨道。其中,韩国又出现了9甲。的增长率,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也分别在3-5%之间,中国也以7.8%的增长率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么,欧元启动对未来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中的贡献会起什么影响呢?

首先,欧元作为一种交易货币和储备货币将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提供重大的发展机遇。世界各国对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该货币所赖以支持的经济体的相对规模及该经济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在目前全球经济中,美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60%以上,以美元结算的出口达48%。由于缺乏与美元抗衡的货币,国际储备和贸易结算都不得不主要依靠美元。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欧盟(已剔除欧盟内部贸易)为1.9万亿美元,占34.3%,美国为1.7万亿美元,占18.3%,前者大大高于后者的比例。在欧元启动后,各国央行将进行外汇储备调整,有人预计经过一段时期,欧元储备会大大增加,大约会占40%,世界贸易也将有30%-40%以欧元结算。从这个角度上说,欧元将改变美元垄断全球外汇储备的局面。

其次,欧元启动使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获得又一个重要的资金簿措市场与投资市场。货币作为一国主权象征之一,对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作为国际投资货币,欧元启动使它们获得又一个重要的资金筹措市场与投资市场,这是十分宝贵的市场与资本。据1998年资料,欧盟国家发行的债券、股票和银行资产市值就已超过27万亿美元,超过美国资本市场当时的23万亿美元。随着欧元正式启动,有美国专家估计将有 5000-1000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从美元转成欧元,这样,全球以欧元为单位的金融资产将达30%—40%,美元金融资产将降为40%-50%。在证券投资方面,美元所占份额已由1981年的76%降为目前的40%,欧元则同期从13%上升至37%。由此可见,在欧元正式启动后,随着欧元资本市场启动的深度、广度和流动性的增大,世界金融市场的变化会更加鼓舞人心。

再次,为全球货币体系与世界金融制度改革提供了示范效应,从而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发展中国家已经逐步认识到单个国家不足以对抗投机资本,因此,可能以区域性金融进行模仿,这也意味着欧元崛起以后可能出现国家货币的区域化强化的趋势。如东盟各国都同意将贸易往来中的美元支付改由成员国货币支付,并考虑建立一个中央清算银行支付彼此欠款,以解决成员国货币转换问题。这就可能发展成为一种货币同盟,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区域性货币。

欧元对于世界金融体系的影响也许还有其他许多方面,但毫无疑问,欧元的问世必将打破原有的国际金融格局,在促使世界金融新秩序的逐步建立的同时,使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追求与斗争有了坚实的基础。

三、欧元对中国外经贸发展的双重影响

研究欧元产生对中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

1、欧元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商机

探讨欧元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的各种机遇,应当特别注重从中国企业进入欧盟与欧盟区企业自身对外扩张两方面去把握。一方面,从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区进行经贸、生产、投资活动看,首先是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优势将扩大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由于未来的欧元走向是一个强势货币,在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对欧盟将存在汇率上的相对优势,它使我国出口商品在欧盟国家具有价格上的竞争力,所以我国对欧盟贸易的盈余将逐步扩大。其次,从长远看,欧元的使用将减少中国与欧盟结算的复杂性,节省成本、降低风险,扩大贸易,使企业长期发展变得更加安全、稳定。而且,随着欧盟区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率提高,欧元成员国的市场容量也将随之扩大,这就使中国商品在欧元区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极大拓展空间。第三、欧元启动有利于改善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目前我国1547亿美元(1999年12月底数)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0%,日元约占13%,以德国马克为主的欧币约占15%,确实对美元的依赖性太高。随着欧元的启动,我国依据货币的稳定程度及实力变化,可适当增加欧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实行储备资产的多元化,从而分散风险,避免损失。第四、欧洲资本市场的统一为我国筹集资金提供了便利。欧元启动后,欧元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将全面呈现出金融交易成本低,资本市场容量大和较低利率政策的特点。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和金融界可充分利用这个市场为企业发行欧洲债券和股票,以筹集低成本的资金。

另一方面,从欧盟自身的各国企业向外扩张来看:随着欧元的实施,欧盟的综合实力与欧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都将得到提高,欧盟有可能在亚太地区更大的范围内,其中包括在中国市场上与其他国家展开角逐和竞争。这是因为欧元的出现,不会立即对欧盟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其高、高税收政策和高生产成本也不是欧元能一朝加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欧元也不能改变资本追逐利润的规律。因此,在欧盟当前企业兼并浪潮的同时,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欧盟企业有可能在欧元启动后反而加速将生产线向低税收、低和低劳动力成本的地区转移,因此,开拓中国市场的愿望就会进一步增强。即使就中长期而言,与广阔的世界市场相比,欧元区内的投资空间也是有限的,欧元区内的资本对外投资也是必然的。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特别是中西部开发使全国产生了对资金、技术、人才的新的巨大需求,这都会直接影响欧盟的对华投资。可以预见,如果欧元逐渐趋硬,欧盟将获得升值收益,那么,对华的投资及银行就会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的重要时刻,对华投资已成为欧盟对外发展战略重点与战略利益所在,不来中国,就会让别人捷足先登,就失去了自身的战略利益。

2、欧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欧元毕竟是欧盟的货币,它的启动自然首先是促进欧盟区内的经济效益与发展。因此,上述正面的效应只有依赖我国企业的直接进入去获取。但是,另一方面,欧元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冲击与间接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目前,这类影响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外资利用及金融业发展上。

首先,由于欧元区各国汇率取消,将使我国对欧出口企业无法实施基于汇率风险基础上的差别价格战略,因而将连带承受欧盟征收反倾销税或削减配额的压力。此外,在欧元过渡期内,出现了欧元借贷和结算上的风险,加上欧元区“对内拆篱,对外筑墙”的保护主义及欧元区东扩的替代效应,将减少大宗基础产品的进口,从而使我国对欧出口的竞争力下降,并增加了市场进入的难度。最后,我国出口企业将承担高额的欧元转换的成本风险,这其中包括各种财务与业务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更新以及对员工培训费用等。所有这些都将对我国拓展与欧洲的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欧盟是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区,但是长期以来,欧盟对外经贸活动中重贸易轻投资倾向十分突出,对亚太地区,特别是对中国的投资占其对外投资份额很少。截至1998年7月底,欧盟共向我国注入了150多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居日本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位。迄今为止,欧盟对华投资协议资金总额占我国协议利用外资总额也不足6%。在近期内,还应该注意到,欧元在促进欧洲资本市场更为统一中,也将使欧盟吸引更多的境外资金参与其经济发展。同时,欧元区内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优惠政策体现得更为充分,这又会吸引欧盟的部分对外投资发生回流。第三,对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压力加大:首先由于商业银行在欧元区内货币兑换方面的业务将全部消失,该区兑换收入作为我国银行业收益的重要来源也将不复存在。其次由于在欧元启动后,欧元区国家的所有资产和债务都将按欧元重新计价,引起我国以欧盟国家货币计价的资产和债务潜在汇率风险加大,例如,在转换计价时,就可能带来资产减值或债务增加的损失。最后,由于中国加入WTO,中国将面对欧盟要求全面开放证券、保险、银行、信托等金融市场的压力,加之欧元区内的银行可能均用集融资、信贷、保险、投资、证券于一体的全能型银行模式,竞争力较强,这对于中国的金融业无疑加大了竞争压力。

总之,欧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影响应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长期地看,欧盟的强大将使我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直接面临着美国、日本以外的又一个极其强大的竞争对手,应加强对这一方面影响的长期追踪与研究。

储蓄率居高不下,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有如下:

1、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问题。虽然欧盟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了7500亿欧元的主权债务危机解决机制,但是,危机国家的财政紧缩对欧盟乃至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是深远的。

2、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化解还需时日。

3、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今年以来,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主要国际货币间汇率大幅波动,这给国际贸易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贸易持续复苏蒙上阴影。

4、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

5、主要经济体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上存在很大困难。

6、各国刺激政策在退出时机选择和具体操作方面可能存在操作失误或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等等。

希腊债务危机为什么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

疫情导致全球多国施行封城锁国措施,许多人被迫待在家,企业也面临营收短少、需要裁员或放员工无薪的困境。无处消费和收入不稳定的忧虑,多数民众选择把钱存下以因应未来的不确定。然而不断攀升的储蓄率却可能成为经济复苏的绊脚石。

世界各国储蓄率大幅上升

封城锁国禁令使许多企业在一开春即面临寒冬,世界各国失业率、无薪比例大增。无处消费和收入的短少,让各国的储蓄率冲上 历史 新高。美国4月储率总额达到6.3兆美元,是1月的4倍,储蓄占收入的比例成长3倍。即便到8月,其储蓄率仍是疫情发生前两倍之多。欧元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形,6月的储蓄率达到近25%的 历史 高点。澳洲和加拿大Q2储蓄占所得比也比去年同期高出许多,分别是去年的5.5倍7.8倍。

近十年美国储蓄率(数据源:Macromicro)

历年欧盟总储蓄率(数据源:CEIC)

经济复苏需要民间消费的支持

民间消费是影响经济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民间消费越畅旺,经济也就越活络。自从大流行后,人们被禁足在家,实体经济活动消失已让民间消费衰退大半。以欧盟为例,其家庭人均实质消费在今年第一季度下降了2.9%,是自1999年以来最大降幅。日本情况相同,民间消费急剧减少。第二季民间消费和第一季相比减少9%,和去年同期相比更衰退10.6%,同样是 历史 新低点。

历年欧盟家庭人均实质收入与消费(数据源:欧洲统计局)

历年日本实质GDP-民间消费(数据源:Macromicro)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全球纾困金已达11.7兆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2%。先进国家预算赤字已占其GDP的11%,债务与GDP比上升20%,来到125%的水平。为了提振积弱的经济,多国提出振兴方案与补助措施,不惜举债,希望能活络这一滩消费死水。

第二波疫情再起,经济回升受阻

在第三季,多国疫情逐渐缓和,并逐步开放城市边界、允许餐厅营业和小型集会,部份经济活动,如制造业,正逐渐恢复。经济看似露出曙光、正慢慢回升。然而随着第二波疫情再起,近日美、德、法、义、西等欧美多国单日感染人数屡破新高,使的振兴政策并未得到预期的成果。民众未雨绸缪的心理,促使大家仍把钱留在身边。即便拿到的补助金,也选择存入银行,以因未来环境的不确定,而非把钱拿去消费。持续的高储蓄率,让消费市场更低迷。少了消费的经济环境如同一滩死水,对未来复苏是一大阻力。因此,如何刺激民众消费,成了多国政策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板块加速轮动炒作,机构仍在积极调仓换股之中,操作不宜过于激进

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伴随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希腊财政部长称,希腊在2010年5月19日之前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以度过危机。?但是欧洲各国在援助希腊问题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4月27日标普将希腊主权评级降至“垃圾级”,危机进一步升级。? 希腊债务危机由于市场对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的恐慌心理加重,投资者近日纷 纷抛售欧元区资产,多家机构均表示看空欧元,并认为欧元兑美元可能跌向1.30附近。欧元区部分国家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区域经济复苏前景黯淡。分析人士指出,为避免加剧市场对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欧洲央行有可能暂缓执行退出经济刺激措施的。?在投资者对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的财政问题日益担忧之际,欧元为“次贷”争唱主角。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并成为欧洲债务危机的导火线。2010年2月4日,葡萄牙称可能削弱缩减赤字的努力及西班牙披露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将高于预测,更是导致市场焦虑急剧上升,欧元遭到大肆抛售,欧洲股市暴跌,整个欧元区正面临成立11年以来最严峻考验。 导火索?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使其陷入财政危机,欧元兑美元大幅下跌。 希腊的财政问题或拖累其它欧盟国家,欧盟、希腊官员都再寻求解决希腊财政问题的方法。 欧洲债务危机进程? 开端?去年十二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2009年12月8日?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2009年12月15日?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 2009年12月16日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2009年12月22日穆迪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发展?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2010年2月4日?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 2010年2月5日?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惶恐,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蔓延?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2010年2月4日?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 2010年2月9日?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2010年2月10日?巴克莱资本表示,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1760亿美元 升级 希腊财政部长称,希腊在5月19日之前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以度过危机。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10日凌晨达成了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稳定机制,避免危机蔓延。?2010年4月23日?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 2010年5月3日?德内阁批224亿欧元援希。 2010年5月10日?欧盟批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IMF可能提供2500亿欧元资金救助希腊。各方反应?7500亿欧元救助资金构成欧元区成员国出资4400亿欧元?欧盟委员会出资600亿欧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2500亿欧元 中国:支持国际组织救助欧元? 温v宝说,经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我们绝不能低估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复杂性。 欧盟:将尽一切努力救助欧元? 2010年5月10日,欧洲委员会巴罗佐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欧盟危机管理”专场会上发言。 IMF:援助不应作为长期方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欧洲部门负责人马克·贝尔卡(Marek?Belka)周一称,欧盟各国总额7500亿欧元。 欧央行:收购债券未受外界压力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Trichet)周一称,该行在作出收购债券以对抗欧元区主权债务。 美联储:向欧洲市场注入美元? 美联储等央行已经取措施向欧洲市场注入美元,以防止希腊债务危机扩散。 日本央行:向市场注资两万亿日元日本中央银行10日上午发布通知,即日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2万亿日元(216亿美元),这是日本央行连续两个交易日向市场注资。专家分析? 概述?有专家称,欧洲正处在三阶段危机的第二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投资者认为希腊的问题可控;第二个阶段,担忧情绪扩散到比利时等此前人们认为不太会受影响的其他国家;而在第三个阶段,德国等欧洲核心国家“开始感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让人们相信欧元区有能力度过危机,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上周四为欧元做了热情辩护。他强调说,虽然某些成员国存在财政危机,但整个欧元区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6%,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高达两位数的赤字水平。而在6日召开的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与会的欧盟国家向其他与会者保证,将确保希腊到2012年按时把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从近13%大幅削减至3%以下。 希腊债务危机?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希腊承诺提供至多280亿欧元(约合385亿美元)资金,以帮助其银行部门度过来安然度过危机。?时任希腊财政部长乔治-阿洛格斯古菲斯表示,这主要目的是挽救银行业和金融机构,但要保护希腊经济免受此次危机冲击。这些措施是欧盟国家协同合作,以支持银行业并解冻信贷市场的努力的一部分。并且,他强调,此项援救不会对赤字产生影响。 就在一年后的2009年10月初,希腊突然宣布,2009年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情急之下,希腊主要通过借新债还旧债来解决当下的债务问题。截至2009年12月,希腊债务达到2800亿欧元。?紧接着,鉴于希腊财政状况显著恶化,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当时,这不仅引发了希腊股市大跌,还拖累欧元对美元比价走低。?值此,希腊债务危机正式拉开序幕。?2009年12月17日,希腊财长帕潘德里欧证实该国财务情况十分严峻,表示该国将竭尽全力削减赤字。希腊首都爆发严重骚乱。据希腊当地财经日报报道,希腊通过私募发行5年期浮息债券又筹得20亿欧元资金。该债券收益率较6个月期欧洲银行同业拆息高2.5%。?2010年3月3日,希腊提出新的财政紧缩方案,削减公务员薪酬,提高多种税收,预计可以为增收节支48亿欧元。但是,的举动引起了公职人员的不满,导致全国大罢工的发生,罢工导致航空交通及公共医疗服务大受影响,全国铁路交通陷入瘫痪。?据了解,希腊有85亿欧元的10年期国债将于5月19日到期,帕潘德里欧坦言,眼下希腊无力从市场直接筹措到资金。?4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希腊需要同意严格的条件以换取该财政援助。截至目前,欧洲各国在援助希腊问题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2010年5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批准向希腊提供300亿欧元(约合400亿美元)救助,帮助这个深陷债务危机中的欧洲国家。 2011年7月22日召开欧洲峰会,就希腊救助问题进一步达成共识,欧元区***统一向希腊提供1000亿欧元新融资。欧盟峰会草案显示,暂定将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期限从7.5年延长至最少15年,将EF利率下调至3.5%。?草案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意见,草案并称,EF将能够通过向提供来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本重组,EF相关条款也适用于爱尔兰和葡萄牙,EF可以入市干预二级市场,取决于欧洲央行的注入。草案还显示,民间领域参与第二轮希腊救助的三个方案依然接受讨论,民间领域参与第二轮希腊救助的三个方案为回购债务、展期、互换。

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的表现有哪些

本期摘要

财经新闻精选

开年以来权益基金整体募集规模已超2380亿元

生猪期货上市首周成交额破千亿元,市场稳健运行

新基金建仓速度放缓,不少基金经理直言“建仓难”

国资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统统要下架,支付宝等平台不许再卖互联网存款产品

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呈现“”分化现象,继续拥抱大而美,选股聚焦各板块优质龙头

宏观视点:上海发布国企改革《实施方案》 ,实施“二次混改”

机械行业:制造业恢复势头继续巩固,中欧协定推动全球化进程

新股申购提示

药易购,申购代码300937,申购价格12.25元;

秋田微,申购代码300939,申购价格37.18元;

信测标准,申购代码300938,申购价格37.28元;

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一、财经新闻精选

开年以来权益基金整体募集规模已超2380亿元

1月份仅仅过去两周,权益基金整体募集规模已超过2380亿元。自2010年以来,整月权益基金募集规模超2300亿元的情况仅出现5次(包括今年1月),由此可见今年新基金发行之火爆。随着后续基金发行,将进一步推高1月份新基金的成立规模。从记者访来看,各大基金经理仍较为看好消费、科技、顺周期等领域,作为建仓主要方向。(中国基金报) ?

生猪期货上市首周成交额破千亿元,市场稳健运行

记者1月17日从大连商品获悉,生猪期货上市一周以来,市场运行理性、稳健,产业客户持续参与。大商所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生猪期货共计运行了6个交易日,期间累计成交量23.9万手(单边,下同),成交额1013.5亿元。市场认为,作为新上市品种,生猪期货首周交易流动性适中,交易有序理性,价格走势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生猪产业和现货市场情况的总体看法,首周运行整体符合市场预期。(中国证券网)

新基金建仓速度放缓,不少基金经理直言“建仓难”

基金净值变化曲线显示,新基金建仓速度却在放缓,更有不少基金经理直言“建仓难”。在指数快速上行的过程中,部分基金经理唯恐“高位接盘”,但又怕错失踏空。从一季度新发基金来看,约200只已经、正在和待发行基金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数量约170只,权益资金入市趋势不改。从上述基金投资方向来看,其配置主线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包括医药、新兴产业、消费、科技、新能源汽车等。(上海证券报)

国资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1月15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推动中央企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提质增效,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会议指出,要推动中央企业聚焦重点加快突破、率先探索有效路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勇当促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 队,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上海证券报)

统统要下架,支付宝等平台不许再卖互联网存款产品

记者今日从监管部门获悉,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营网络平台提供营销宣传、产品展示、信息传输、购买入口、利息补贴等服务。这意味着,金融消费者不再能通过支付宝、腾讯理财通、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等平台购买一度火爆的互联网存款产品。(上海证券报)

(投资顾问:林旭锐,执业证书号S0260615100004)

二、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呈现“”分化现象,继续拥抱大而美,选股聚焦各板块优质龙头

周四各大股指继续延续震荡反弹。沪指实现六连阳,截至收盘,沪指涨0.71%,报收3576.2点;深成指涨1.11%,报收15356.4点;创业板指涨1.52%,报收3162.4点。两市成交额12165亿,较上一交易日温和放量。盘面上看,工程机械、钴业、锂电池、国企混改等板块涨幅居前,注册制次新、信息安全、数字货币等板块跌幅靠前。整体上看,市场依旧是维持结构性行情。两市个股出现“”分化严重现象,市场继续拥抱大而美,机构抱团现象继续上演,但高位筹码出现局部松动迹象,操作方面以低吸热点板块个股为主,逢高获利。选股思路要强化聚焦各板块优质龙头。建议后市可持续重点关注板块中的龙头个股,高市值+基金重仓。板块可重点关注新基建、工程机械、券商、食品饮料、锂电池等,另提示对业绩较差高估值题材股要适当警惕回避。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古志雄?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视点:上海发布国企改革《实施方案》 实施“二次混改”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院有关决策部署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推动行动方案在上海落实落地,结合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近期上海已研究制定了《上海市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点评:上海国资国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对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对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也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上海按照党中央、院的部署,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全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使得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国有经济实力得到增强,从消息面看整体是利好国企混改企业,尤其是涉及上海本地的混改标的,更加值得重视把握相关投资机会。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机械行业:制造业恢复势头继续巩固,中欧协定推动全球化进程

: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向好,工程机械高景气度有支撑。2020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上涨2.6%,增幅环比扩大0.8%。地产投资受益于竣工周期与销售端向好,同比增速6.8%;基础设施投资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上升3.32%,涨幅比1-10月份扩大0.31个百分点。在“六稳“的目标指引下,预计基建仍将继续发力,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动能。

点评:中欧投资协定达成给机械制造业带来新机遇。2020年12月30日,中欧***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将放宽制造业等产业的市场准入、降低投资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欧盟将向中国开放更大规模市场,提供更加安全的投资环境,将加速全球经济复苏,,伴随国内整体环境转好,机械制造业将得到更多市场机遇,预计相关龙头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三、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一、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中国经济增长预计达10%;而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虽然保持了复苏势头,但近10%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在中国等新兴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出口增长,推动了经济复苏,但其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接近 GDP的200%;欧元区经济总体上保持上行态势,但受到希腊等多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经济复苏和调整举步维艰。总的看来,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后危机时期的结构调整,很难快速实现稳定的增长。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份量,其经济恢复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

二、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高财政赤字风险,这可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从欧洲到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都呈现加剧的状况,一旦主权债务危机爆发,金融市场将大幅震荡,拖累经济的恢复性增长。相继发生的冰岛、西班牙、希腊和迪拜债务危机,就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带来很大冲击。(希腊债务危机: 09年10月希腊突然宣布,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对其成员规定的3%和60%的上限。鉴于希腊财政状况显著恶化,全用评级机构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希腊债务危机。迪拜债务危机: 09年11月,迪拜财政部宣布,由持有的迪拜世界公司及旗下的房地产分支棕榈岛集团将推迟偿付数十亿美元的债务,以便进行债务重组。据《纽约时报》估算,迪拜世界公司的对外债务高达590亿美元,占迪拜总债务的74%。被此次迪拜债务危机深套其中的债权人包括汇丰控股、苏格兰银行等全球多家知名大银行。)不仅如此,作为危机源头的美国金融业,其盈利前景仍存在很大变数。如身陷“欺诈门”的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集团,被美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涉嫌在销售次级抵押支援类证券的金融衍生品时存在欺诈行为。讯息传出,由于高盛集团将面临司法调查,其声誉损失对业务产生的影响难以估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不同程度动荡。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兴未艾,但引发危机的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乃大势所趋,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至关重要。危机后,主要国家和集团相继召开峰会,就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金融监管达成广泛共识。由于当今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源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反映的是当时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数十年过去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两大机构中的发言权势在必行。在匹兹堡金融峰会上,与会国代表一致同意将基金组织和世行份额向发展中国家分别转移5%和3%。在基金组织和世行会议上,也决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世行这一改革进展,使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投票权整体超过47%。